饩食
拼音:xì shí
注音:ㄒ一ˋ ㄕˊ

饩食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明清时经考试取得廪生资格的生员享受廪膳补贴。亦即成为廪生。

引证解释:

⒈ 米粮等食品。

《新唐书·百官志二》:“司饎、典饎、掌饎,各二人,掌给宫人餼食、薪炭,皆有等级。”
明何景明《先考梅溪公行状》:“视其符,给餼食,餘无所与。”

网络解释:

饩食

  • xì kè ㄒㄧˋ ㄎㄜˋ
  • 饩客(饩客)
  • 谓以肉食之类款待宾客。《礼记·聘义》:“主国待客,出入三积,饩客於舍,五牢之具陈於内,米三十车,禾三十车,刍薪倍禾,皆陈於外。” 孙希旦 集解:“饩客,致饔饩於客也。”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ㄧ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NRN
    • 五行

    (1)(名)古代祭祀或馈赠用的牲畜。

    (2)(名)赠送(谷物、饲料、牲畜等)。

    • 拼音shí,sì
    • 注音ㄕˊ,ㄙˋ,ㄧ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YVE

    shí

    1. 吃:食肉。食欲。

    2.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3.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1.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