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麻带孝
拼音:pī má dài xiào
注音:ㄆ一 ㄇㄚˊ ㄉㄞˋ ㄒ一ㄠˋ
词性: 成语

披麻带孝的意思

词语解释:

披麻带孝pīmá-dàixiào

(1) 带重孝,以示哀悼

乃披麻带孝而入,哭拜于灵前。——《三国演义》
put on mourning apparel

(2) 亦作“披麻带索”

引证解释:

⒈ 服重孝。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着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寻鬭殴。”
高云览《小城春秋》第十章:“过了半个月, 沉鸿国把那个披麻带孝的金花强要了去。”
亦作“披麻戴孝”。或省作“披麻”。 《儒林外史》第五回:“第三日成服, 赵氏定要披麻戴孝,两位舅爷断然不肯。”
清孔尚任《桃花扇·闲话》:“史公答了回书,特著左懋第披麻扶杖,前去哭灵。”

国语词典:

麻,粗麻布衣。披麻带孝指为亲人服丧。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二折》:「你也想著一家儿披麻带孝为何由,故来这灵堂里寻斗殴。」也作「披麻带索」。

披麻带孝的近反义词

  • 1、看你那样,如丧考妣,去给他们披麻带孝吧!
  • 2、你们要给那小娃娃披麻带孝?我看是用不着的,我看他身体健康,肯定比你们活得还久!
  • 3、风雨亲笔题写了横匾,并且下令全军上下披麻带孝,全城百姓扶棺相送,可谓极尽哀荣,给足了耶律部族面子,也缓解了双方存在的不信任感。
  • 4、他们一齐奔向弘昼的府邸,来到巷口一看,果然这里门前糊着白幡儿,家人也都披麻带孝,还真像是出了大事。 
  • 5、当时驻守在文城的刘秀一听哥哥被害,犹如万箭穿心,然而自己力量单弱,无法与皇帝刘玄抗争,只用韧晦之计,也不为兄长披麻带孝,竞被刘玄封为萧王。
  • 6、山风猎猎,吹动林涛,尽化做悲声,全场几百号人也是尽皆肃穆,静静地看着跪在坟前披麻带孝的韩家人。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ㄆㄧ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HCY
  • 五行

(1)(动)覆盖或搭在肩上:~衣服|~挂整齐。

(2)(动)打开;散开:~卷(打开书)。

(3)(动)(竹木等)裂开:竹竿~了。

  • 拼音
  • 注音ㄇㄚ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SSI
  • 五行

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2.  指“芝麻”:麻酱。麻油。

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6.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7.  喻纷乱:麻乱。麻沸。

8.  姓。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KPH
  • 五行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

  • 拼音xiào
  • 注音ㄒㄧㄠ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TBF
  • 五行

(1)(动)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孝顺

(2)(名)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

(3)(名)丧服:穿~|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