旒纩
拼音: | liú kuàng |
注音: | ㄌ一ㄡˊ ㄎㄨㄤˋ |
旒纩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 2.借称帝王。
引证解释:
⒈ 有垂旒与黈纩为饰的帝王冠冕。亦借指帝王视听。
引南朝梁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伏惟陛下道隐旒纊,信充符璽。”
唐欧阳詹《吊汉武帝文》:“爱深宫秘殿者,可以垂旒纊;好青山緑水者,可以栖江湖。”
清顾炎武《京师作》诗:“其内廓乾清,至尊儼旒纊。”
⒉ 借称帝王。
引唐李尚一《开业寺碑》:“遂能上闻旒纊,光动丝纶。”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送刘恭父趋朝》词:“旒纊释南顾,戈甲濯银潢。”
网络解释:
旒纩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