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高低
拼音:bù zhī gāo dī
注音:ㄅㄨˋ ㄓ ㄍㄠ ㄉ一
词性: 成语

不知高低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言不管好歹。

谓说话或做事不知轻重。

不知究竟,不明内情。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不管好歹。

《水浒传》第三五回:“宋江读罢,叫声苦,不知高低,自把胸脯捶将起来。”
《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洞宾见了,叫声好,不知高低。”

⒉ 谓说话或做事不知轻重。

《西游记》第六七回:“你这厮……不知高低,尖着个嘴,敢来冲撞我老人家!”
《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万一他见了説上两句不知高低的话,奴才持不住。”

⒊ 不知究竟,不明内情。

《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郎﹞道:‘这一百两白银,乾娘收过了,方纔敢説。’婆子不知高低,那里肯受。”

国语词典:

形容因紧张或兴奋而雀跃或发狂。

网络解释:

不知高低

  • 不知高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ù zhī gāo dī,现指说话或做事不知轻重。
    • 1、我自命不凡,不知高低
    • 2、那童子不知高低,贼前贼后的骂个不住。
    • 3、王伦逼问高原是不是济南府的知府张叔夜的斥侯,王伦是有点不知高低
    • 4、李虎,我大哥念你是个英雄才言相劝,你却推三阻四非要逼我们动武是不,别扯一尺蓝布当天使不知高低大小。
    • 5、灵宝天尊哪能不知高低,未等那精锐利气近身,早把那庆云罩体,护住真身,扑面还出太白剑,便见一道银光疾闪,挟着极细的肃杀之气,射入霞彩之中。
    • 6、教头,乡下村夫不知高低,千万不要怪罪。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zhī,zhì
    • 注音ㄓ,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TDKG

    zhī

    1. 晓得,明了: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

    2. 使知道:通知。知照。

    3. 学识,学问:知识,求知。无知。

    4. 主管: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

    5. 彼此了解:相知。知音。知近。

    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故知(老朋友)。

    zhì

    1. 古同“智”,智慧。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MKF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 拼音
    • 注音ㄉㄧ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QAY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小:地势~。

    (2)(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下:水平太~。

    (3)(形)等级在下的:~年级学生。

    (4)(动)(头)向下垂:~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