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以
拼音:yú yǐ
注音:ㄩˊ 一ˇ

于以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言于何。在何处。
犹言于何。用什么。
犹言至于。
犹是以。

引证解释:

⒈ 犹言于何。在何处。

《诗·召南·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⒉ 犹言于何。用什么。

《诗·邶风·击鼓》:“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錡及釜。”
南朝宋颜延之《阳给事诔》:“皇上嘉悼,思存宠异。于以赠之?言登给事。”

⒊ 犹言至于。

《文选·郭璞<江赋>》:“阳鸟爰翔,于以玄月。”
李善注引郭璞曰:“《国语》云‘至于玄月’也。”

⒋ 犹是以。

宋王禹偁《大阅赋》:“御幄立而天开,教场平而霜劲。雷动风行,千骑万乘,于以威八荒,于以安百姓。”
宋王禹偁《日月光天德赋》:“观其日之始也……龙吐焰而氛霾荡尽,乌腾晶而魑魅潜藏。于以瑞呈五色,于以明列三光。”
因此;是以。 明方孝孺《祭王文节公》:“先生平生大节因得陈於殿陛,而达於旒扆之前。於以有学士之赠,於以有文节之謚。”

网络解释:

于以

  • 于以 :
  • 1.犹言于何。在何处。 2.犹言于何。用什么。 3.犹言至于。 4.犹是以。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FK

    [ yú ]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 拼音
    • 注音ㄧ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WY
    • 五行

    (1)(介)用;拿;按:~少胜多|喻之~理。

    (2)(介)依:~次就座。

    (3)(介)因:何~知之?

    (4)(介)表示目的:~待时机。

    (5)(介)〈书〉于;在(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

    (6)〈书〉(连)跟‘而’相同:城高~厚;地广~深。

    (7)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黄河~北|九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