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寒于水
拼音:bīng hán yú shuǐ
注音:ㄅ一ㄥ ㄏㄢˊ ㄩˊ ㄕㄨㄟˇ
词性: 成语

冰寒于水的意思

词语解释:

冰比水冷。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引证解释:

⒈ 见“冰寒于水”。

《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后遂以“冰寒于水”指后来居上。于,也写作“於”。 唐李宏庆《大慈恩寺大法师基公塔铭序》:“既脱儒服披緇衣,伏膺奘公,未几而冰寒於水矣。”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陆放翁》:“绍兴末,﹝陆游﹞始赐第,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其后冰寒于水。”

网络解释:

冰寒于水

  • 冰寒于水,拼音是bīng hán yú shuǐ,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后来居上,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出自荀子《劝学》。
  • 冰寒于水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bīng
    • 注音ㄅㄧ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IY
    • 五行

    (1)(名)水在摄氏零度或零度以下凝结成的固体。

    (2)(动)因接触凉的东西而感到寒冷:刚到中秋;河水已经有些~腿了。

    (3)(动)把东西和冰或凉水放在一起使其凉:把汽水~上。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FJU
    • 五行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FK

    [ yú ]

    1. 介词

    a.在,如“生于北京”

    b.到,如“荣誉归于老师”

    c.对,如“勤于学习”

    d.向,如“出于自愿”

    e.给,如“问道于盲”

    f.自,从,如“取之于民”

    g.表比较,如“重于泰山”

    h.表被动,如“限于水平”

    2. 后缀

    a.在形容词后,如“疏于防范”

    b.在动词后,如“属于未来

    3. 姓。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