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子
拼音: | bó zǐ |
注音: | ㄅㄛˊ ㄗˇ |
驳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驳子
(1) 绑缚成一排并由一拖轮推进的驳船
英
- 1、长沙内河可行驶帆布船,约分倒扒子,乌杆子、拖驳子三种。
- 2、我记事时,大运河虽已衰落,河里仍可见白帆点点,特别那挑着“风兜儿”行走如飞的驳子,总叫人心驰神往。
- 3、????“油驳子”靠近“雪龙”号的时候,一波又一波凶险的浪涌掀着“油驳子”砸向“雪龙”号的船舷,场面十分危险。
- 4、他从河堤上跳到河滩上,一股脏水冲出了一条小水沟流向河里去了,两条被人丢弃的死于正在那里腐烂着,河滩外面停靠着三条没有人的驳子很久没装货了吧。 ()
- 5、我们把猪收上来,在弹子石等沿江码头上船,有时是我们自己的船,有时是租长航的驳子。
字义分解
- 拼音b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7
- 繁体駁
- 五笔CQQY
- 五行水
(1)(动)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事实或没道理;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批~|反~。
(2)(形)〈书〉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
(3)(动)驳运:起~|~卸。
(4)(名)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的船:铁~。
(5)(动)〈方〉把岸或堤向外扩展。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与驳子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