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章
拼音: | dàn zhāng |
注音: | ㄉㄢˋ ㄓㄤ |
弹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弹劾官吏的奏章。
引证解释:
⒈ 弹劾官吏的奏章。
引宋周密《齐东野语·笏异》:“甫退朝,则刘弹章已出。”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四:“故吕诲中丞弹章曰:‘外示朴野,中怀狡诈。’”
《明史·刘观传》:“帝怒,逮观父子,以弹章示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续黄粱》:“越日,弹章交至,奉旨削职以去。”
国语词典:
弹劾用的奏章。《明史.卷一五一.刘观传》:「帝怒,逮观父子,以弹章示之。」《聊斋志异.卷四.续黄粱》:「越日,弹章交至,奉旨削职以去。」也作「弹事」。
网络解释:
弹章
字义分解
- 拼音dàn,tán
- 注音ㄉㄢˋ,ㄊㄢˊ
- 笔划11
- 繁体彈
- 五笔XUJF
- 五行火
dà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tán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