孪生子
拼音:luán shēng zǐ
注音:ㄌㄨㄢˊ ㄕㄥ ㄗˇ
词性: 名词

孪生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双生子。

引证解释:

⒈ 双生子。

《明史·顾大章传》:“大章与弟大韶,孪生子也。”

国语词典:

自一母体同时产生的两个幼体。参见「双胞胎」条。

网络解释:

孪生子

  • 即:双生子,双胞胎。
  • 方言:【扬子·方言】东楚闲,凡人嘼乳而双生,谓之釐孖,秦晋闲谓之僆子,自关以东谓之孪。
    • 1、她觉得得脸颊发僵仿佛有什么痛处,但嘴巴却真的酸痛了,因为是刚才很长一段时间她在咧着嘴假装微笑,为了不让那对孪生子发觉她内心的秘密。
    • 2、他们的父亲,老,也是个孪生子
    • 3、他对新的发明创造是一个和他一摸一样的孪生子,他有时让它代替自己给学生们上课。
    • 4、孪生子在同一个子宫中发育时会发生细胞交流,大多数孪生子体内都携带着某些来自其同胞的细胞,他们都是嵌合体。
    • 5、八月份,来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丹麦查阅了孪生子的健康调查。
    • 6、自信的人往往会发现自己的长处,从而发扬自己的长处。而自卑或者自负的人,不是发现不了自己的长处,就是骄傲自大,看不到自己的短处。所以说,自卑与自信是一对孪生子,这两者都以自我为中心。

    字义分解

    • 拼音luán
    • 注音ㄌㄨㄢˊ
    • 笔划9
    • 繁体孿
    • 五笔YOBF
    • 五行

    (动)〈书〉(两人)同一胎出生:~子|~兄弟通称双生。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TGD

      [ shēng ]

      1.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生。滋生。生长。

      2. 造出:生产。

      3. 活的,有活力的:生存。生命。生物。生机。出生入死。舍生取义。

      4. 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生。丧生。卫生。

      5. 生活,维持生活的:生计。生意。

      6. 整个生活阶段:一生。平生。今生。

      7. 发出,起动:生病。生气。生效。生花之笔。谈笑风生。

      8. 使燃料燃烧起来:生火。

      9. 植物果实不成熟:生瓜。

      10. 未经烧煮或未烧煮熟的:生饭。生水。

      11. 不熟悉的,不常见的:生疏。生客。生字。陌生。

      12. 不熟练的:生手。

      13. 未经炼制的:生铁。

      14. 硬:态度生硬:生吞活剥。

      15. 甚,深:生怕。生疼。

      16. 正在学习的人:学生。门生。

      17. 有学问或有专业知识的人:儒生。医生。

      18. 传统戏剧里扮演男子的角色:小生。老生。武生。

      19. 词尾:好生休养。

      20. 姓。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