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荒
拼音: | mán huāng |
注音: | ㄇㄢˊ ㄏㄨㄤ |
蛮荒的意思
词语解释:
蛮荒
(1) 野蛮荒凉
例
英
(2) 旧时也指不开化的偏远地方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泛指远离京畿而文化、经济落后的僻远地区。
引《后汉书·樊準传》:“化自圣躬,流及蛮荒。”
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窜逐蛮荒幸不死,衣食纔足甘长终。”
清魏源《栈道杂诗》之五:“山驛星斗寒,凛矣蛮荒国。”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盖文明之朕,固孕於蛮荒,野人狉榛其形,而隐曜即伏於内。”
国语词典:
偏远的地方。
网络解释:
蛮荒 (网络游戏)
蛮荒 (汉语词汇)
- 1、杨柳将垂落蛮荒的年华,栀子将坠落凄美的梦境。谁故有谁的一帘幽梦,被车水马龙踏满踪迹。
- 2、是什么,让他险象环生却又执着地坚持?江湖世家,蛮荒野人!究竟哪里才能出一个仙人?无仙道人,神算天机!他们到底有怎样的算计……
- 3、飓风,火山爆发和龙卷风,尽管其肆虐破坏之威,引人浩叹,但其蛮荒野性之美,仍令人窒息。
- 4、但也许是吴楚蛮荒,无关华夏,后来海内混一,也被咱们“共荣”,大家对子胥非但不恨,反觉其情可悯,有如“夜奔”的林冲。
- 5、地处蛮荒,山林间关,当时人对到西北任职,总有一种畏难心理。
- 6、我们的文明程度越高,我们的恐惧就越深,担心我们在文明过程中抛弃了在蛮荒时代属于美,属于生活之乐的东西。
字义分解
- 拼音mán
- 注音ㄇㄢˊ
- 笔划12
- 繁体蠻
- 五笔YOJU
- 五行水
(1)(形)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不讲理。
(2)(名)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
(3)(副)〈方〉很;挺:~好。
- 拼音huāng
- 注音ㄏㄨㄤ
- 笔划9
- 繁体荒
- 五笔AYNQ
- 五行木
1. 年成不好,收成不好:荒年。灾荒。防荒。备荒。
2. 长满野草,或无人耕种:荒芜。荒地。开荒。
3. 废弃:荒废。荒疏。荒置。业精于勤,荒于嬉。
4. 冷落偏僻:荒村。荒郊。荒落(
)(a.荒凉冷落;b.荒疏衰退)。荒颓。5. 严重缺乏,不够用:煤荒。
6. 不实在的,不正确的:荒信。荒唐(a.浮夸,不实在;b.行为放荡。“唐”均读轻声)。
7. 放纵,迷乱:荒淫。荒腆(沉湎于酒)。
8. 远,边远的地方:荒远。荒遐。八荒。
9. 扩大:“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10. 包有:“奄有龟蒙,遂荒大东,至于海邦”。
11.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荒子(毛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