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蛮
拼音:nǎi mán
注音:ㄋㄞˇ ㄇㄢˊ

乃蛮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也称乃蛮部,一作奈曼。古族名。辽金时,游牧于阿尔泰山与杭爱山之间。文化较高,统治阶层信景教。至元太祖时始灭。 2.蒙语"八"。

引证解释:

⒈ 也称乃蛮部,一作奈曼。古族名。 辽金时,游牧于阿尔泰山与杭爱山之间。文化较高,统治阶层信景教。至元太祖时始灭。

《元史·太祖纪》:“帝与乃蛮军大战至晡, 禽杀太阳罕。”

⒉ 蒙语“八”。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蒙古语》:“元人以本国语命名……乃蛮者,八也。”

国语词典:

土耳其系的游牧民族之一。属维吾尔族的分支。辽、金时,据有外蒙古西部之地。西元一二一八年为元太祖的大将哲别所灭,在该地成立了窝阔台汗国。

词语翻译

德语
Naimanen (Gesch)​

网络解释:

乃蛮

  • 乃蛮,又名乃蛮族,是一古代民族,于11世纪开始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牧地在阿尔泰山之阳,北接斡亦剌惕,西界回鹘,又译乃马、乃满、乃蛮、奈曼、奈蛮、耐满、粘拔恩、粘八噶等。
  • 《辽史》称“粘八葛”,《金史》称“粘拔恩”。是蒙古高原西部势力最强大的游牧民族。
  • 字义分解

    • 拼音nǎi
    • 注音ㄋㄞˇ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ETN

    (1)〈书〉(副)表示判断,相当于“是、就是、实在是”:失败~成功之母。

    (3)(连)于是:因山势高峻;~在山腰休息片刻。

    (4)(连)才:惟虚心~能进步。

    (5)(代)你;你的:~父|~兄。

    • 拼音mán
    • 注音ㄇ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OJU
    • 五行

    (1)(形)粗野;凶恶;不通情理:野~|~不讲理。

    (2)(名)我国古代称南方的民族。

    (3)(副)〈方〉很;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