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
拼音: | chóng wén |
注音: | ㄔㄨㄥˊ ㄨㄣˊ |
崇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崇尚文治。
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
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
引证解释:
⒈ 谓崇尚文治。
引《魏书·高祖纪下》:“国家虽崇文以怀九服,修武以寧八荒,然於习武之方,犹为未尽。”
唐李暠《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诗:“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
⒉ 古代掌管文化的官职。
引《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
张铣注:“崇文、成均,文学官也。”
- 1、甘谷山川秀美,历史悠久,崇文尚武,重教兴学,气候温和,物产丰富。
- 2、客家人勤劳勇敢、开拓进取,敬亲睦宗、崇文重教,其“漂泊天涯创业、四海为家生存”的迁徙史,吸引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去研究挖掘。
- 3、与人为善德为本,生态文明快乐美,绿色低碳环境美,名人佳作艺术美,书香文化高雅美,人际和谐文明美,崇文尚德双全美,德智体美样样美。
- 4、王崇文颇为厌恶官场上的烦文缛礼,对薄仲彦的直截了当颇有感。
- 5、高郁这番话说得入情入理,令王崇文难以续谈借兵一事。
- 6、博罗县坚持崇文尚德、教学为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探索,恰恰是用实际行动对如何进行道德建设的问题作出了明确回答。
字义分解
- 拼音chóng
- 注音ㄔ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崇
- 五笔MPFI
- 五行金
(1)(名)山大而高
(2)(动)重视;尊敬:尊~|推~|~拜(尊敬钦佩)|~敬(推崇尊敬)。
(3)姓。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