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
拼音: | wén zhì |
注音: | ㄨㄣˊ ㄓˋ |
文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治
(1) 指在文化、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谓以文教礼乐治民。
引《礼记·祭法》:“文王以文治, 武王以武功,去民之菑。”
宋范仲淹《答赵元昊书》:“小国无文治而有武功,祸莫大焉。”
清陈梦雷《送官子之盖州序》:“盛京以丰岐重地,文治焕然一新。”
郭沫若《蔡文姬》第一幕:“朝廷正在广罗人才,力修文治。”
国语词典:
文教上的施政。
词语翻译
法语
网络解释:
文治
- 1、古代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早已烟消云散。
- 2、唐太宗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
- 3、该剧由萧锋导演亲自执导,汇集了马杰、刘文治、张子健、白庆琳等国内一大批实力派演员。
- 4、日前,该剧在浙江海宁举办了首次新闻发布会,包括韩星尹施允和李菲儿、张峻宁、刘文治、高曙光、王思懿、金甫美等中韩明星出席。
- 5、人才济济,文治,房谋杜断,长孙辅机,武功,秦琼尉迟,军神李靖。
- 6、天下霸图,江湖上传言得之者,文治武功,无不天下第一,更是兵家宝典,详述了中原河流大川,高山峻险,行兵走势,人人欲得之而后快……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