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文缛礼
拼音:xū wén rù lǐ
注音:ㄒㄨ ㄨㄣˊ ㄖㄨˋ ㄌ一ˇ
词性: 成语

虚文缛礼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同"虚文缛节"。

引证解释:

⒈ 同“虚文縟节”。

鲁迅《坟·摩罗诗力说》:“盖英伦尔时,虚伪满于社会,以虚文縟礼为真道德,有秉自由思想而探究者,世輒谓之恶人。”

网络解释:

虚文缛礼

  • 虚文缛礼,拼音是xū wén rù lǐ,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空洞的文字;空话。 虚幻荒诞的文字。 毫无意义的礼节。徒具形式的规章﹑制度。繁复的礼仪。
  • 虚文缛礼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AOG
    • 五行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
    • 注音ㄖㄨ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XDFF
    • 五行

    (形)繁琐;繁重。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