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gǔ tou jià zi |
注音: | ㄍㄨˇ ㄊㄡˊ ㄐ一ㄚˋ ㄗˇ |
词性: | 名词 |
骨头架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骨头架子
(1) 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骨骼,常用以形容极瘦的人
引证解释:
⒈ 人或高等动物的骨骼。
⒉ 形容极瘦的人。
例如:那人简直是骨头架子。
国语词典:
动物身体内的骨骼。
如:「鱼被吃得只剩骨头架子了。」
网络解释:
骨头架子
- 1、牛犊子躺在草窠儿里,只剩了吃净的白剌剌的骨头架子呢。
- 2、丈夫得知曾玉竹在外面与许多男人胡混胡搞,憋气窝火,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加重了病情,瘦成一副骨头架子,脸色铁青,拄棍子走路,日薄西山,奄奄一息。
- 3、火光下,看见侍卫们身上的肉已被啃噬光,只剩下些零七八碎的骨头架子。
- 4、惨白,脆弱,狰狞,这是一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骷髅而已,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只能说是这骨头架子眼眶之中燃烧着幽蓝的火焰。
- 5、只见这妇瘦得是皮包骨头,简直就是一幅骨头架子撑着一身大殓凶服,露在衣服外的脸上、手上除了皮就是骨头,看不出有一点肉的痕迹。
- 6、“这里什么也没留下,”墨利说,一边还在骨头架子旁搜寻。“既没有一个铜板也不见烟盒。
字义分解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骨
- 五笔MEF
- 五行木
gǔ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gū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頭
- 五笔UDI
- 五行火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
- 拼音jià
- 注音ㄐㄧㄚˋ
- 笔划9
- 繁体架
- 五笔LKSU
- 五行木
(1)(名)(~儿)架子
(2):房~|衣~儿。
(3)(动)支撑;支起:~桥|~电线|梯子~在树旁。
(4)(动)招架:拿枪~住砍过来的刀。
(5)(动)绑架。
(6)(动)殴打;争吵:打~|吵~|劝~。
(7)量词。ɑ)用于有支柱的或有机械的东西:一~机器|几百~飞机|一~钢琴。b)〈方〉山一座叫一架。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