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陂
拼音:huáng zǐ bēi
注音:ㄏㄨㄤˊ ㄗˇ ㄅㄟ

皇子陂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皇子坡"。 2.地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皇子坡”。地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下》:“南有泬水注之。水上承皇子陂於樊川。”
唐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高上慈恩塔,幽寻皇子陂。”
宋张礼《游城南记》:“己酉,謁龙堂,循清明渠而西,至皇子坡。”
亦省作“皇陂”。 唐杜甫《题郑十八著作丈故居》诗:“第五桥东流恨水, 皇陂岸北结愁亭。”

网络解释:

皇子陂

  • 皇子陂,拼音为huáng zǐ bēi ,是一个词汇,地名,出自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下》。
  • 字义分解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GF
    • 五行

    (1)(形)〈书〉盛大:~~。

    (2)(名)君主;皇帝:三~五帝|~权|~族|女~。

    (3)姓。〈古〉又同“遑”。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bēi,pí,pō
    • 注音ㄅㄟ,ㄆㄧˊ,ㄆㄛ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BHCY
    • 五行

    bēi

    1. 池塘:陂塘。陂池。千顷之陂。

    2. 水边,水岸:东海之陂。

    3. 山坡,斜坡:“陂南陂北鸦阵黑,舍西舍东枫叶赤”。

    1. [黄陂]地名,在湖北省武汉。

    1. [陂陀](—tuó)倾斜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