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饥不寒
拼音:bù jī bù hán
注音:ㄅㄨˋ ㄐ一 ㄅㄨˋ ㄏㄢˊ
词性: 成语

不饥不寒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网络解释:

不饥不寒

  • 不饥不寒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jī bù hán,是指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 1、人知名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 2、人知名为乐,不知无名无位之乐为最真;人知饥寒为忧,不知不饥不寒之忧为更甚。
    • 3、圣人说,令百姓有恒产,黎民不饥不寒,则天下无敌。
    • 4、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5、‘斑白者不负带于道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是以谓之小康。
    • 6、不饥不寒,可南可北,随意所之,无不可到。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ㄨˋ,ㄈ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II

    [ bù ]

    1. 副词。

    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

    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5
    • 繁体飢、饑
    • 五笔QNMN

    (1)饿:~餐渴饮|如~似渴。

    (2)(名)饥荒:大~。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FJU
    • 五行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