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月
拼音:shān yuè
注音:ㄕㄢ ㄩㄝˋ

杉月的意思

词语解释:

杉树间透过的月光。为月夜美景。

引证解释:

⒈ 杉树间透过的月光。为月夜美景。

唐孟郊《送玄亮师》诗:“兰泉涤我襟,杉月栖我心。”
唐皎然《和杨明府早秋游法华寺》:“秋赏石潭洁,夜嘉杉月清。”
五代齐己《听李尊师先生弹琴》诗:“仙子弄瑶琴,仙山杉月深。”

网络解释:

杉月

  • 杉月,shān yuè,汉语词汇,意思是杉树间透过的月光。为月夜美景。
  • 字义分解

    • 拼音shān,shā
    • 注音ㄕㄢ,ㄕㄚ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SET
    • 五行

    shān

    1. 常绿乔木,树干很高很直。木材白色,质轻,有香味,可供建筑和制器具用。

    shā

    1. 义同(一):杉木。杉篙。

      • 拼音yuè
      • 注音ㄩ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EEEE
      • 五行

      (1)(名)月球;月亮。

      (2)(名)计时的单位;一年分为十二个月。

      (3)(形)每月的:~刊|~产量。

      (4)(形)形状像月亮的;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