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助
拼音:gòng zhù
注音:ㄍㄨㄥˋ ㄓㄨˋ

贡助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田赋之法。夏代一夫授田五十亩,每夫计其五亩之入以为贡。商为井田之制,以六百三十亩之地,划为九区,每区七十亩,中为公田,其外八家各授一区,但借其私力以助耕公田,而不复税其私田。 2.进献物品赋税。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田赋之法。 夏代一夫授田五十亩,每夫计其五亩之入以为贡。 商为井田之制,以六百三十亩之地,划为九区,每区七十亩,中为公田,其外八家各授一区,但借其私力以助耕公田,而不复税其私田。

《孟子·滕文公上》:“夏后氏五十而贡, 殷人七十而助。”
梁启超《<变法通议>自序》:“贡助之法,变为租庸调,租庸调变为两税,两税变为一条鞭。”

⒉ 进献物品赋税。

《新唐书·曹王李皋传》:“帝驻梁州,皋之贡助相望。”

网络解释:

贡助

  • 贡助,gòng zhù ㄍㄨㄙˋ ㄓㄨˋ,古代田赋之法。
  • 字义分解

    • 拼音gòng
    • 注音ㄍㄨㄥ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AMU
    • 五行

    (1)(名)贡品;古代臣民或属国献给帝王的物品:~品。

    (2)(动)封建时代称选拔(人才);推荐给朝廷:~生。

    (3)姓。

    • 拼音zhù,chú
    • 注音ㄓㄨˋ,ㄔ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EGLN
    • 五行

    zhù

    1. 帮助协同,辅佐:辅助。帮助。助手。助人为乐。助桀为虐。拔苗助长(zhǎng )。爱莫能助。

    2. 相传为殷代的租赋制度。

    chú

    1. 古同“锄”,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