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养
拼音:xiào yǎng
注音:ㄒ一ㄠˋ 一ㄤˇ

孝养的意思

词语解释:

竭尽孝忱奉养父母。

引证解释:

⒈ 竭尽孝忱奉养父母。

《书·酒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
孔传:“农功既毕,始牵车牛,载其所有,求易所无,远行贾卖,用其所得珍异孝养其父母。”
《汉书·文帝纪》:“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
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一纪尊名正,三时孝养荣。”
明杨慎《丁丑封事》:“两宫之孝养在陛下,臣民之覆庇在陛下。”
《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你养女儿一场,不曾得我一日孝养。”
徐念慈《余之小说观》:“其旨趣,则教之以治家琐务,处事大纲,巨如政治伦常,细至饮食服用,上而孝养奉亲,下若义方教子,示以陈迹,动其兴盛。”

国语词典:

尽孝奉养父母。

网络解释:

孝养

  • 竭尽孝忱奉养父母。
    • 1、孝养父母,没有一定的形式,但皆要出自敬爱之心。
    • 2、为人子者,更当孝养怙恃。
    • 3、总之,父母有抚育子女的义务,也有要求子女赡养的权利;子女有受父母抚养的权利,也应尽孝养父母的义务。
    • 4、这四个层次都达到了才是真正的孝,即“孝养父母之身,孝养父母之心,孝养父母之志,孝养父母之慧”。 
    • 5、如果说,杀回上海创业是他心里的一份执念,那么打造全球孝养老人最多的机构,就是他为自己立下的终身目标。
    • 6、这父亲,为什么会死得那么早,为什么还没有上年纪,还没有享受公平的待遇,还没有得到他儿子一天的孝养,便死去了呢!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o
    • 注音ㄒㄧㄠ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TBF
    • 五行

    (1)(动)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孝顺

    (2)(名)旧时尊长死后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守~。

    (3)(名)丧服:穿~|带~。

    • 拼音yǎng
    • 注音ㄧㄤ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YJ
    • 五行

    (1)(动)供给生活资料或生活费用:扶~|赡~|~活。

    (2)(动)饲养或培植(动物、花草):~猪。

    (3)(动)生育:~了一个儿子。

    (4)(动)抚养的(非亲生的):~父|~子。

    (5)(动)培养:~成习惯。

    (6)(动)使身心得到滋补或休息;以增进精力或恢复健康:~病|保~|休~|疗~|营~|~精蓄锐。

    (7)(动)养护:~路。

    (8)(动)(毛发)留长;蓄起不剪。

    (9)(动)扶植;扶助:以工~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