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幕
拼音:tiě mù
注音:ㄊ一ㄝˇ ㄇㄨˋ

铁幕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铁幕tiěmù

(1) 切断和孤立一个地区,以防止它与不同倾向的地区自由来往和接触的政治、军事和意识形态的屏障

iron curtain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战士臂膀和腿上用铁片制成的护套。

⒉ 借指征战之士。

清周亮工《寄闽南高云客蒋用弢谢尔将》诗:“铁幕犹烦勒马催,故园消息岭头梅。”

⒊ 比喻政治上的严密控制和独裁统治。

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事实胜过雄辩。铁幕或者竹幕不在我们这里。”

国语词典:

比喻被严密封锁的地区。西元一九四六年三月五日,英国首相邱吉尔于美国演讲所创。后称共产党所控制的地区为「铁幕」。

网络解释:

铁幕 (历史名词)

  • 铁幕(Iron Curtain)原意封锁某国家或某集团,后转为某国家或某集团对自己实行铁桶似的禁锢。该词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法国总理克列孟梭在众议院宣称:“要在布尔什维克主义周围装上铁幕”。1946年3月5日,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城威斯敏斯特学院的演说中(铁幕演说),运用“铁幕”一词之意而首先公开使用,攻击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用铁幕笼罩起来”。此后,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用“铁幕国家”来蔑称社会主义国家。
  • 温斯顿·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美国、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为主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华沙条约组织为主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冷战”序幕。而1947年3月12日,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 铁幕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许多人因散发传单受到残酷迫害,但他们的声音帮助穿透了“铁幕”的钢筋水泥和带刺的铁丝网。
    • 2、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
    • 3、随着冷战铁幕的落下,欧洲在形式上得到了扩张,而它的文化内涵却缩水了,这导致欧洲各城市近乎千篇一律。
    • 4、这十几号人不愧是崔静棠培养出来的复兴社骨干,当真有股子愣劲,不仅不怕远方滚滚而来的铁幕,眼中甚至流露出狂热的光芒。
    • 5、随着前苏联的解体,铁幕也随之降下。
    • 6、相比去其他的酒吧胡混,位于红专厂的铁幕吧更适合情侣去。

    字义分解

    • 拼音tiě
    • 注音ㄊㄧㄝ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RWY
    • 五行

    (1)(名)金属元素;符号Fe;工业上叫做黑色金属;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生~|熟~。

    (2)(名)指刀枪:手无寸~。

    (3)(形)形容坚硬;坚强:铜墙~壁|~人。

    (4)(形)形容强暴或精锐:~蹄|~骑。

    (5)(形)形容确定不移:~案如山。

    (6)(Tiě)姓。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JDH
    • 五行

    (1)(名)覆盖在上面的帐篷:帐~|夜~。

    (2)(名)挂着的大块的布、绸、丝绒等(供演戏或放映电影用):开~|闭~。

    (3)(名)古代将帅办公的地方:~府|~僚。

    (4)(量)戏剧较完整的段落;每幕可以分若干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