廷杖
拼音: | tíng zhàng |
注音: | ㄊ一ㄥˊ ㄓㄤˋ |
廷杖的意思
词语解释:
廷杖
(1) 帝王在朝廷上杖责臣子
英
引证解释:
⒈ 明代皇帝惩处官员的一种酷刑。杖责朝臣于殿阶下,至有当廷被杖死者。
引《明史·刑法志三》:“刑法有创之自明 、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廷杖》:“成化以前,凡廷杖者不去衣,用厚绵底衣,重毡迭帊,示辱而已,然犹卧牀数月,而后得愈。 正德初年,逆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
清钱谦益《湖广提刑按察司佥事管公行状》:“臣以为不除言官之廷杖,言路终不得而开也。”
国语词典:
在朝廷上当众杖打大臣。
网络解释:
廷杖
- 1、他是希冀被廷杖获得刚直不阿的清誉,为自己以后东山再起或青史垂名留下资本。
- 2、当苏烟萝带着九殿下冲进羽林军廷杖的时候,灼光愁云满面的脸色终于放松了一点“里头在我来之前已经用刑了,还伤的不重。
- 3、小杨翰林他……他因为率众大臣伏于左顺门撼门而哭,自言仗节死义,被施以廷杖,将要谪戌云南。
- 4、他为官,守直道,忠心赤胆触龙鳞,下天牢,遭廷杖,险一些儿丧了命。
- 5、刑法有创自有明,不衷古制者,廷杖、东西厂、锦衣卫、镇抚司狱是已。
- 6、由廷杖的角度来看,正、嘉二朝有许多的相似,也存在著诸多之不同。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