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亭
拼音:qí tíng
注音:ㄑ一ˊ ㄊ一ㄥˊ

旗亭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市楼。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
2.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

引证解释:

⒈ 市楼。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

《史记·三代世表褚少孙论》:“臣为郎时,与方士考功会旗亭下。”
《文选·张衡<西京赋>》:“旗亭五重,俯察百隧。”
薛综注:“旗亭,市楼也。”
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龙华寺》:“里有土臺,高三丈,上有二精舍。 赵逸云:‘此臺是中朝旗亭也,上有二层楼,悬鼓击之以罢市。’”
唐王勃《临高台》诗:“旗亭百队开新市,甲第千甍分戚里。”
唐杜甫《入衡州》诗:“旗亭壮邑屋,烽櫓蟠城隍。”

⒉ 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

唐刘禹锡《武陵观火》诗:“花县与琴焦,旗亭无酒濡。”
宋周邦彦《琐窗寒·寒食》词:“旗亭唤酒,付与高阳儔侣。”
清钱泳《履园丛话·报应·德报》:“其人得金后,为旗亭业,居数年,颇获利。”
郁达夫《八月初三夜发东京口占别张杨二子》:“四壁旗亭争赌酒,六街灯火远随车。”

国语词典:

市楼,为古代指挥市集交易之地。

网络解释:

旗亭

  • 旗亭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qi ting,意思是市官的官舍。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TAW
    • 五行

    (1)(名)旗子:国~|红~|挂~。

    (2)(名)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后泛指属于满族的:~人|~袍。

    (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

    • 拼音tíng
    • 注音ㄊㄧㄥ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PSJ
    • 五行

    (1)(名)盖在路旁或花园里供人休息用的建筑物;大多有顶无墙

    (2)形状像亭子的小房子:书~|岗~。

    (3)适中;均匀:~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