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币
拼音:běn bì
注音:ㄅㄣˇ ㄅ一ˋ

本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本位货币的简称。

引证解释:

⒈ 本国的货币。

《管子·地数》:“人求本者,食吾本粟,因吾本币,騏驥黄金然后出。”
马非百新诠:“‘因吾本币’,谓使用吾国之货币。”

⒉ “本位货币”的省称。参见“本位货币”。

网络解释:

本币

  • 本币指的是某个国家或地区法定的货币,除了法定货币之外其他的货币都不能在这个国家流通。如中国大陆唯一法定货币为人民币,所以这时我们也把人民币称为本币,但这种概念大多是用在汇市上的。除了本币之外其他的都统称外币。
    • 1、对于盈余国家来说,更适合的政策是提高利率和允许本币升值。
    •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对实现农村城市化有指导作用,实现农村经济、人口、社会城市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根本币目标。
    • 3、尽管本币走强,日本第一季度家庭消费有所下降。
    • 4、这个国家很少能够以如此之低的利息举债,它以本币发债,还刚刚以实际行动表明,它爱印多少钞票就能印多少。这样的国家从来都不用赖掉任何一笔利息。
    • 5、胡永泰预计,现在如果让中国允许本币升值,结果也差不了多远。
    • 6、货币替代在本质上表现为外币在货币职能上替代本币,也可从货币需求动机上对其进行分析。

    字义分解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 拼音
    • 注音ㄅ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MHK
    • 五行

    (名)货币:硬~|银~|纸~|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