燖毛
拼音:xún máo

燖毛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用热水烫后去毛。

引证解释:

用热水烫后去毛。

宋晁补之《猪齿臼化佛赞》:“刺心取血,血大壑流;扬汤燖毛,毛须弥聚。” 明沉周《石田杂记》:“煮老鷄鹅,凡杀过置在净处,待其肉冷,然后燖毛煮之,易烂如嫩者。”

网络解释:

燖毛

  • xún yì ㄒㄩㄣˊ ㄧˋ
  • 燖绎
  • 熟诵推究。 清 包世臣 《与杨季子论文书》:“其有燖绎前人名作,摘其微疵,抑扬生议,以尊己见,所谓蠹生於木而反食其木。”
  • 字义分解

    • 拼音xún
    • 注音ㄒㄩㄣ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OVAF

    1.用火烧熟。

    2.古代祭祀用的煮得半熟的肉:“祭礼有腥、~、熟三献。”

    3.方言,用开水烫后去毛:扬汤~毛。鸭毛不~不净。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FNV
      • 五行

      1.  动植物的皮上所生的丝状物:毛笔。羽毛。毛织品。毛骨悚然。轻于鸿毛。

      2.  像毛的东西,指谷物或草:不毛之地。

      3.  衣物上的霉菌:老没见太阳都长毛了。

      4.  粗糙,没有加工的:毛布。毛估(粗略地估计)。毛坯。

      5.  不是纯净的:毛利。毛重。

      6.  行动急躁:毛躁。

      7.  惊慌失措,主意乱了:把他吓毛了。

      8.  小:毛病。毛孩子。毛毛雨。

      9.  货币贬值:钱毛了。

      10.  量词,用于钱币,等于“角”,一圆钱的十分之一:两毛钱。

      11.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