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虫
拼音:sāng chóng
注音:ㄙㄤ ㄔㄨㄥˊ

桑虫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称'桑蟃'。螟蛉的别名。
清代对替人办丧事者的戏称。

引证解释:

⒈ 亦称“桑蟃”。螟蛉的别名。

《尔雅·释虫》:“螟蛉,桑虫。”
郭璞注:“俗谓之桑蟃,亦曰戎女。”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 宋朱熹集传:“螟蛉,桑上小青虫也,似步屈。蜾蠃,土蜂也,似蜂而小腰,取桑虫负之於木空中,七日而化为其子。”
唐白居易《禽虫》诗之一:“水中科斗长成蛙,林下桑虫老作蛾。”

⒉ 清代对替人办丧事者的戏称。

清褚人穫《坚瓠十集·人以虫名》:“元末, 吴人呼秀才为米虫。近呼执丧事者为桑虫,以丧桑同音也。”

网络解释:

桑虫

  • 桑虫是螟蛉的别名。也是清代对替人办丧事者的戏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sāng
    • 注音ㄙㄤ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CCS
    • 五行

    (1)(名)桑树;乔木;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穗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2)(名)姓。

    • 拼音chóng
    • 注音ㄔㄨ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JHNY
    • 五行

    1.  节肢动物的一类:昆虫。益虫。雕虫小技(喻微不足道的技能)。

    2.  动物的通称:大虫(老虎)。长虫(蛇)。介虫(有介壳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