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声虫
yìng shēng chóng
一ㄥˋ ㄕㄥ ㄔㄨㄥˊ
常用成语
應聲蟲
YSC
偏正式成语
古代成语
贬义成语
成语意思
解释:
比喻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
出处:
唐·刘束《隋唐嘉话》:“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语法:
应声虫作宾语、定语;指没主见的人。
示例:
已无特见,一一随人之声而和之,譬之应声虫焉。(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摘抄》卷四)
英语:
yesman
俄语:
подпевáла<подголосок>
其他:
<法>approbateur
- 1、公司很容易陷入一种“应声虫式”的企业文化,尤其是当员感觉作缺乏安全感的时候。
- 2、虽然外朝三公参录尚书事,政亦自尚书出,可是他们充当的也不过是梁氏的应声虫、传声筒及体执行罢了。
- 3、应声虫,《续墨客挥犀》、《隋唐嘉话》有载。
- 4、他现在已经完全恢复了常态,可以做他女婿的应声虫了。
- 5、虎年惊蛰到,虫虫总动员:荧火虫当先锋官,瓢虫当形象大使,毛毛虫当内衣模特,应声虫当同声翻译,瞌睡虫当催眠大师。你这条大虫呢?就当个领衔主演吧。 ()
- 6、因为他是个应声虫,老板说的话他都附和。
字义分解
- 拼音yīng,yìng
- 注音ㄧㄥ,ㄧㄥˋ
- 笔划7
- 繁体應
- 五笔YID
- 五行土
yīng
1. 该,当,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应当。应该。应分(fèn )。应有尽有。
2. 回答:答应。喊他不应。应承。
3. 随,即:“桓督诸将周旋赴讨,应皆平定”。
4. 姓。
yìng1. 回答或随声相和:应答。呼应。应对(答对)。应和(hè)。反应(a.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b.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c.回响,反响)。
2. 接受,允许,答应要求:应邀。应聘。应考。
3. 顺合,适合:顺应。适应。应机。应景。应时。应用文。
4. 对待:应付。应变。应酬。
- 拼音shēng
- 注音ㄕㄥ
- 笔划7
- 繁体聲
- 五笔FNR
- 五行金
(1)(名)(~儿)声音:雨~。
(2)(量)表示声音发出的次数:喊了两~。
(3)(动)发出声音;宣布;陈述:~东击西。
(4)(名)名声:~誉|~望。
(5)(名)声母:双~叠韵。
(6)(名)字调:平~|四~。
与应声虫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