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意
拼音:shèng yì
注音:ㄕㄥˋ 一ˋ

圣意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圣人及其经典的意旨。 2.帝王的旨意。 3.谓神灵的启示。

引证解释:

⒈ 圣人及其经典的意旨。

《后汉书·徐防传》:“防以‘五经’久远,圣意难明,宜为章句,以悟后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论者,伦也。伦理无爽,则圣意不坠。”

⒉ 帝王的旨意。

《史记·秦始皇本纪》:“大矣哉!宇县之中,承顺圣意。”
宋苏辙《龙川别志》卷上:“钦若曰:臣得以圣意喻旦,宜无不可。”
元黄溍《日损斋笔记·辩史》:“臣奉旨集客,而良祐不至,是违圣意也。”
《花月痕》第四六回:“还是明经略到京,慢慢的回转圣意,方得归结,救活了多少人。”

⒊ 谓神灵的启示。

《汉书·儿宽传》:“六律五声,幽赞圣意,神乐四合,各有方象,以丞嘉祀,为万世则。”

网络解释:

圣意

  • 圣意,汉语词汇。
  • 拼音:shèng yì,
  • 意思(1).圣人及其经典的意旨(2).帝王的旨意(3).谓神灵的启示。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èng
    • 注音ㄕ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F
    • 五行

    (1)(形)最崇高的:神~。

    (2)(形)称学知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诗~。

    (3)(名)指圣人:~贤。

    (4)(名)封建社会尊称帝王:~旨。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JNU
    • 五行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