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箧
拼音:fù qiè
注音:ㄈㄨˋ ㄑ一ㄝˋ

负箧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携书游学。箧,书箱。

引证解释:

⒈ 谓携书游学。箧,书箱。

《北齐书·儒林传·张雕》:“﹝雕﹞精力絶人,负篋从师,不远千里。”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当余之从师也,负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网络解释:

负箧

  • 负箧是一个汉字词语,背着小箱子,比喻为学习而奔波。
    • 1、偶闻乡间有能画者,负箧执画,远趋数十里,俯首以叩问。
    • 2、古砦仫佬族乡的父老乡亲以他们所理解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情怀,尽己所能激励孩子不远千里、负箧从师。 
    • 3、负箧远去滇中游,从此故土无春秋。
    • 4、因为一份越长大越明晰的责任,我愿在青春中裹着诗意负箧而行。
    • 5、无论“负箧曳屣”的古老求学传统,还是上辈人“清晨来到树下读书”般对知识的饥渴式崇拜,都已成为遥远的绝响。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ㄈㄨ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MU
    • 五行

    (1)(动)〈书〉背(bēi)

    (2)(动)担负:~责任|身~重任。

    (3)(动)依仗;依靠:~靠|~险固守。

    (4)(动)遭受:~伤|~屈。

    (5)(动)享有:久~盛名。

    (6)(动)亏欠;拖欠:~债。

    (7)(动)背弃;违背:~约|忘恩~义。

    (8)(动)失败(跟‘胜’相对):胜~未分。

    (9)(形)小于零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数|~号。(形)指得到电子的(跟‘正’相对)

    • 拼音qiè
    • 注音ㄑㄧㄝ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TAGW
    • 五行

    (名)〈书〉小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