绲带
拼音:gǔn dài
注音:ㄍㄨㄣˇ ㄉㄞˋ

绲带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以色丝织成的束带。

引证解释:

⒈ 以色丝织成的束带。

《后汉书·舆服志下》:“自公主封君以上皆带綬,以采组为緄带,各如其綬色。”
《东观汉记·邓遵传》:“詔赐遵金刚鲜卑緄带一具。”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於时当紺六色罽,作此莙以饰緄带。”

国语词典:

绲织成的带子。

网络解释:

绲带

  • 绲带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gǔn dài,释义为以色丝织成的束带。
  • 字义分解

    • 拼音gǔn
    • 注音ㄍㄨㄣ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JXX
    • 五行

    (1)(名)织成的带子。

    (2)(名)绳。

      • 拼音dài
      • 注音ㄉㄞ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GKPH
      • 五行

      (1)(名)带子:皮~。

      (2)(名)地域:江浙一~。

      (3)(名)轮胎:自行车~子。 

      (4)(名)白带;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

      (5)(动)随身拿着

      (6)(动)捎带做某事

      (7)(动)连着;附带

      (8)(动)引导

      (9)(动)带动

      (10)(动)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