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火
拼音: | wén huǒ |
注音: | ㄨㄣˊ ㄏㄨㄛˇ |
词性: | 名词 |
文火的意思
词语解释:
文火
(1) 烹调上指微弱的火
英
引证解释:
⒈ 煮东西时所用的小而缓的火。
引唐吕岩《敲爻歌》:“玉炉中,文火烁,十二时中惟守一。”
宋高似孙《纬略》卷十一:“顾况《茶论》曰:‘煎以文火细烟,小鼎长泉。’”
《老残游记》第十二回:“若用此香将文火慢慢的炙起来,无论你醉到怎样田地,都能復活。”
清秋瑾《看护学教程》第一章:“肉羹汁者,用牛肉、豚肉二十两,一升六合之水,以文火徐煮之,约二时顷,水面常有浮滓,掬去之后澄清,而用其上层最清之液,即肉羹汁也。”
国语词典:
火力较小且缓的火。
词语翻译
英语
法语
网络解释:
文火
文火 (汉语词汇)
- 1、伴随著大灶的科技形式,使用者发展出控制火候的技能,灵活运用文火、武火烹煮食物。
- 2、将上药用文火蒸熟,然后将药调匀压制成小饼。
- 3、特别注意大利番茄青果碎,炒一下,不加盖,用中文火煮。
- 4、补血用的话人参应配熟地、当归等补血药一起用,人参最是文火炖服,这样能很地发挥其药效。
- 5、传统的比较被认可的吃法有隔水蒸、文火煮、泡虫草酒、和老鸭一起炖,同时也有直接干嚼、打粉做虫草胶囊等众多食用方法。
- 6、有些过去的事儿,经过长久的沉默文火慢炖之后,大多都靠时间冰释前嫌,不记得也没忘了。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与文火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