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
拼音:zhū wén
注音:ㄓㄨ ㄨㄣˊ

朱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朱文zhūwén

(1) 雕刻品上凸起的文字

character on a seal carved in relief

引证解释:

⒈ 红色花纹。

《后汉书·王龚传论》:“晨门有抱关之夫,柱下无朱文之軫。”
李贤注:“朱文,画车为文也。”
唐王维《送崔五太守》诗:“长安厩吏来到门,朱文露网动行轩。”

⒉ 印章上凸起的字,印文呈红色。也称阳文。

明杨慎《升庵诗话·石碣阳镌额》:“三代鐘鼎文有款识,隐起而凸曰款,以象阳;中陷而凹曰识,以象阴,刻之印章,则阳文曰朱文,阴文曰白文。”
清黄景仁《桂未谷明经以旧藏山谷诗孙铜印见赠》诗:“脱囊赠我一铜印,精絶审是泼蜡为。朱文字减土数一,彷彿西江派中人所遗。”

国语词典:

红色彩纹。

词语翻译

德语
rotes Schriftzeichen (S)​, Siegel, bei dem die Schriftzeichen rot auf weißem Grund erscheinen (S)​

网络解释:

朱文 (中国内地作家、导演)

  • 朱文,1967年12月出生于福建省泉州市,中国内地作家、导演,毕业于东南大学动力系。
  • 1994年,创作个人首部小说《到大厂到底有多远》。1996年,创作电影剧本《巫山云雨》。1997年,创作小说集《我爱美元》。1999年,创作长篇小说《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爱》。2001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海鲜》,该片获得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当代电影”竞赛单元评审团特别奖。2004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云的南方》上映,该片获得第5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促进联盟奖。2009年,担任恐怖电影《午夜出租车》的编剧。2010年,执导剧情电影《小东西》。
  • 朱文 (汉语词语)

  • 朱文,汉语词语。有“雕刻品上凸起的文字”的意思,还可做人名,较著名的有清朝水师朱文,作家、导演朱文等。
    • 1、朱文的妈妈明显对他完美的回答非常骄傲。
    • 2、上款“邦胜先生雅正”,落名“陈含光篆”,钤印“暖暖内含光”朱文、“广陵陈仲子”白文。
    • 3、在外地镌版,如《戊午吟草》封面题“庚申秋月刻于京师”,钤盖“天津金氏雕印”朱文长方印和“屏庐学人”白文方印。
    • 4、但此时童昌与朱文海,手中能动用的兵力都不过两万余人,不得不重视联军的力量,因此,双方面正如李均所料,不战不和地僵持在雷鸣城中了。
    • 5、而现代意义上的普通话,是清朝末年“切音字运动”的积极分子朱文熊提出的。
    • 6、此画题诗右上所钤朱文印“竹素”,词意为古人用以记载文字的竹简和白绢,除与画中修竹呼应外,也寓有纯洁及高旷之意。

    字义分解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ㄕ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II

    [ zhū ]

    1. 红色:朱红。朱批。朱笔。朱文(印章上的阳文)。朱门(红漆大门,旧时指豪富人家)。

    2. 矿物名:朱砂(无机化合物,中医用于镇静剂。亦称“辰砂”、“丹砂”)。朱墨。

    3. 姓。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