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户
拼音: | mín hù |
注音: | ㄇ一ㄣˊ ㄏㄨˋ |
民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民家。 2.清代户籍的一种。
引证解释:
⒈ 民家。
引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汶水》:“﹝奉高县﹞西六十里有季札儿冢……前有石铭一所, 汉末奉高令所立,无所述叙,标誌而已。自昔恆蠲,民户洒埽之;今不能然,碑石糜碎,靡有遗矣。”
《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三年》:“国家政法不立,豪贵恣横,至使民户殫尽,委输无入。”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七:“‘呵,你就是韩六爷吗?’ 萧队长讥讽地说着。‘不敢,民户就是韩凤岐。’ 韩老六哈着腰说。”
⒉ 清代户籍的一种。
引《清会典·户部五·尚书侍郎》:“凡户之别,有民户(土著者,流寓入籍者,八旗销除旗档者, 汉军出旗者,所在安置为民者,皆为民户)、有军户、有匠户。”
网络解释:
民户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民
- 五笔NAV
- 五行水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