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
拼音:zǐ dàn
注音:ㄗˇ ㄉㄢˋ
词性: 名词

子弹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子弹zǐdàn

(1) 步枪、滑膛枪或手枪发射的圆柱形弹(如用铅制、钢制或铅芯钢壳制)

cartridge;bullet

引证解释:

⒈ 即枪弹。又弹壳、底火、发射药、弹头四部分组成。发射时由撞针撞击底火,使发射药燃烧,产生气体将弹头推出。

洪深《青龙潭》第四幕:“你们好些人手里有洋枪有子弹!好些人手里是第一次拿洋枪!开放得一不得法,就会酿出人命!”
杨朔《征尘》:“两辆满载军火的大车后跟随着一小队辎重兵,每人挑着一担子弹,那么重,扁担被压得微微弯曲着。”

国语词典:

枪弹、炮弹的总称。由弹壳、火帽、发射药、弹头所组成。分别有机关枪、手枪、步枪、战车炮、高射炮等所用的子弹。

网络解释:

子弹 (武器)

  • 子弹是由枪械发射出的武器;战争时更是击杀敌人或破坏物资的最简单的工具。
  • 子弹也可以说是集物理学、化学、材料学、空气动力学以及工艺于一身的文明产物。尽管其使用与杀戮有关,但是在采用新的投射能量的技术问世之前,子弹仍然是人类的不二选择。
  • 子弹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仇恨的子弹从枪口喷射出去。
    • 2、当你在前面浴血奋战的时候,最可恨的不是死在敌人手里,而是子弹从你的背后打来。
    • 3、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着子弹,左看看,右瞧瞧,往地上磕一磕,似乎很感兴趣的样子。
    • 4、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他勇敢无畏的挡住了敌人的子弹
    • 5、,照出我们的真实面容;有时,这可爱的泪滴,像一颗狠毒的子弹,把人的美希望击毁在瞬间。
    • 6、我现在早就被子弹打得千疮百孔了。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dàn,tán
    • 注音ㄉㄢˋ,ㄊㄢ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UJF
    • 五行

    dàn

    1.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2.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tán

    1.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2.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