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dòu zi |
注音: | ㄉㄡˋ ㄗˇ |
词性: | 名词 |
豆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豆子
(1) 各种豆科作物(如豌豆和黄豆)的可食种子
引证解释:
⒈ 指豆类作物。
引《豆棚闲话·潘伯子散宅兴家》:“不论甚么豆子,但要种他,须先开垦一块熟地,好好将种子下在里边。”
梁斌《红旗谱》二五:“他又帮着砍了豆子,摘了棉花。”
⒉ 指豆类作物的种子。
引《豆棚闲话·首阳山叔齐变节》:“彼时偶然席上吃那豆子,就以豆子为题,教他吟诗一首。”
方之《南丰二苗》:“那有什么谈头,都是些陈芝麻,烂豆子,八百年前的老话了!”
国语词典:
俗称豆类植物所结果实。
如:「金豆子」。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豆子
- 1、腊八节那天,奶奶把不同的豆子掺和在一起熬了一锅八宝粥。
- 2、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 3、黄豆就象个魔术师一样变成了一颗颗饱满的豆子,表皮有些透明,豆子的一侧身体也有点裂开了。
- 4、小姪子一五一十地数着盘里的豆子,专注的神情十分可爱。
- 5、捡几粒豆子能体现一个人节俭的品质。
- 6、倒出汤后,余下的豆子可以继续煮成绿豆沙,或加大米煮成绿豆粥。
字义分解
- 拼音dòu
- 注音ㄉㄡˋ
- 笔划7
- 繁体豆
- 五笔GKUF
- 五行火
(1)(名)古代盛食物的器具;有点像带高座的盘。
(2)(名)(名)豆类植物的种子:绿~。
(3)(名)形状像豆的东西:花生~。
- 拼音zǐ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子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
)。棋子儿。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