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制
拼音:nǐ zhì
注音:ㄋ一ˇ ㄓˋ
词性: 动词

拟制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草拟制订的意思。

引证解释:

⒈ 比拟其规模制度。

《宋书·江夏王义恭传》:“修治馆宇,拟制东城。”

⒉ 草拟制订。

如:下年度计划正在着手拟制。

网络解释:

拟制

  • 拟制,汉语词语,是指草拟制订的意思。
    • 1、从事文牍拟制、收发和管理的书吏,上下其手,舞文弄法,捞取处是他们一贯的做法。
    • 2、拟制了磁极高速温挤压艺规范。 
    • 3、事实上,时针是根据日晷仪上的阴影来模拟制成的。
    • 4、公司被法律规为"人",一个拟制人。
    • 5、他提倡文字改革,创议并参加拟制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 6、法定货币财产没有现实的财产客体,是法律拟制的主观权利。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ㄋㄧ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RNYW
    • 五行

    (1)(动)设计;起草:草~。

    (2)(动)打算;想要。

    (3)(动)模仿:~态。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