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陵
拼音: | yáng líng |
注音: | 一ㄤˊ ㄌ一ㄥˊ |
阳陵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曲名。又称《阳阿》。
引证解释:
⒈ 古曲名。又称《阳阿》。参见“阳阿”。
引汉刘向《新序·杂事一》:“其为《阳陵》、《採薇》,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
网络解释:
阳陵
- 1、阳辅穴配足临泣穴、丘墟穴,有活络消肿的作用,主治腋下肿;阳辅穴配阳陵泉穴、环跳穴,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缓解治疗下肢外侧痛。
- 2、还可以一边捂阴陵泉,一边捂阳陵泉和足三里,这是在开中焦,或者开下焦,也是在补。
- 3、因此,在穴位命名时有“阴陵泉”就有“阳陵泉”,有“阴谷”就有“阳谷”,有“上巨虚”就有“下巨虚”等。
- 4、泰始十年,武元杨皇后崩,及将迁于峻阳陵,依旧制,既葬,帝及群臣除丧即吉。
- 5、阳陵泉治腹痛范围以胁和肋下为主,内至胃经内侧的不容穴至太乙穴,外至季肋,下至带脉,称之为胆区。
- 6、目的探讨阳陵泉缓解腓肠肌痉挛的相对特异性。
字义分解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陽
- 五笔BJG
- 五行土
(1)(名)我国古代哲学认为存在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中的两大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阴~二气。
(2)(名)太阳;日光:~光|~历|~坡|朝~。
(3)(名)山的南面;水的北面:衡~(在衡山之南)。
(4)(形)凸出的:~文。
(5)(形)外露的;表面的:~沟|~奉阴违。
(6)(形)指属于活人和人世的(迷信):~宅|~间|~寿。
(7)(形)带正电的:~电|~极。
(8)(名)指男性生殖器。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