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
拼音:mǎ lè
注音:ㄇㄚˇ ㄌㄜˋ

马勒的意思

词语解释:

马笼头,马勒mǎlóngtóu,mǎlè

(1) 辔,用以御马和约束马的马首挽具,包括络头、嚼子(口衔)、缰绳,还有其他附属物

bridle

引证解释:

⒈ 带嚼口的马笼头。

《太平御览》卷三五八引北魏刘芳《毛诗笺音义证》:“轡是御者所执者也,不得以轡为勒;且旧语云马勒,不云轡,以勒为轡者,盖是北人避石勒名也。”
唐苏鹗《苏氏演义》卷下:“魏武帝以玛瑙为马勒,硨磲为酒椀。”
沉凯《古玛河春晓》第三章:“﹝杨忠民﹞给自己的枣骝马解下马勒,戴上料兜子。”
亦称“马勒口”。 瞿秋白《<乱弹>代序》:“所以乱弹已经不乱,白话也应当不白, 欧化应当等于贵族化。一切都要套上马勒口,不准乱来。”

  • 1、祝你一马当先,马到成功,马勒戈壁!
  • 2、由于有不同的方法来建立一个齿轮减速装置,如链及链轮或变速箱,我们只显示您的马勒设置的角度。
  • 3、“梅丽莎波义耳马勒,”她说,并且伸出手来握手。
  • 4、马勒布大陆南部的沙化是从南极圈附近最先出现,并迅速向极地以及北方扩张。
  • 5、马勒戈壁,找作需要在晚上出去?需要将手机关机?你当老子是傻子?老子是屌丝,可不代表老子智商又问题,我呵呵冷笑,不去理马晓丹,毅然决然的转身离开。
  • 6、马勒与施特劳斯、西贝柳斯、还有勋伯格,同声唱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最后的悲歌。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ㄇㄚ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CNNG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颈部有鬃;四肢强健;善跑;是重要的力畜之一;皮可制革。

(2)(形)大:~蜂|~勺。

(3)(Mǎ)姓。

  • 拼音lè,lēi
  • 注音ㄌㄜˋ,ㄌㄟ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AFL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