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
拼音:duì zhào
注音:ㄉㄨㄟˋ ㄓㄠˋ
词性: 动词

对照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对照duìzhào

(1) 相互对比参照

蓝眼同黑头发形成鲜明对照
contrast;compare

(2) 对比

contrast

引证解释:

⒈ 相比;对比。

清龚炜《巢林笔谈·缓急称贷》:“故有善谐者,谓欲假贷,当先图一像来,以俟他日对照。”
曹禺《雷雨》第一幕:“他( 鲁大海 )有一张薄薄的嘴唇,正和他的妹妹带着南方的热情的,厚而红的嘴唇形成强烈的对照。”

⒉ 相对;照面。

萧军《羊》:“这屋子只有两个前后对照的窗。”
束为《好人田木瓜》:“那个扛口袋的人,两腿硬邦邦地走过来,一直走到木瓜大叔的面前,打了个对照,才发现有人。”

⒊ 某些出版物的编排形式之一。将同一内容用两种不同的文字,或用图画与文字并列印出,供读者参照。

瞿秋白《赤都心史》二五:“原来是芝加哥出版的汉英对照老子《道德经》。”

如:言文对照;图文对照。

国语词典:

用相反对比的方法,以加强或衬托两者的特性。

如:「他那么活泼好动,对照之下,他姊姊就显得文静多了。」

网络解释:

对照 (汉语词语)

  • 对照,汉语词语,即把两种相差、相反、相关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差、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加以比照,使之相反相成,以更鲜明地表现事物特征,也称对比。
  • 对照的近反义词

    • 1、你对照这个标准看看是不是自己犯规。
    • 2、默写后,我对照原文审读了一遍。
    • 3、运用层层深入的排比对照,写出了主人公对现身革命事业的至死不渝的决心和昂扬的斗志,既强调突出了其语气的坚定执着,又能表现出主人公面临的重重困难,从而更加衬托出主人公精神的可贵。
    • 4、一双清澈流动的眼睛,伏在弯弯的眉毛下面,和微黑的面庞对照,越显得晶莹。
    • 5、在病理学领域,对照过多投资,所有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
    • 6、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不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缺点。 

    字义分解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Y
    • 五行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 拼音zhào
    • 注音ㄓㄠ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VKO
    • 五行

    (1)(动)照射。

    (2)(动)对着镜子或其他反光的东西看自己的影子;有反光作用的东西把人或物的形象反映出来。

    (3)(动)拍摄(相片、电影)。

    (4)(名)相片。

    (5)(动)执照;政府所发的凭证:车~|护~|牌~。

    (6)(动)照料:~管|~应。

    (7)(动)通知:关~|~会。

    (8)(动)比照:查~|对~。

    (9)(动)知晓;明白:心~不宣。(动)对着;向着:~这个方向走。(介)依照;按照:~章办事|~群众的意见办。(副)表示所做的同原来的一样:心~不宣。(动)对着;向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