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头
拼音:duì tóu
注音:ㄉㄨㄟˋ ㄊㄡˊ
词性: 形容词

对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 duì tóu ] :

(名)①仇敌:冤家。②对手。


[ duì tou ] :

1.仇敌;敌对的方面:死~。冤家~。

2.对手。


引证解释:

⒈ 冤家,仇人;敌对的方面。

元无名氏《桃花女》第四折:“可不有了你,就不显了我。以此心中不忿,要与你做个对头。”
《水浒传》第八回:“陆谦道:‘你二位也知林冲和太尉是对头。’”
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赵主任是地主富农的对头,坏蛋挺恨他。”

⒉ 指诉讼的对方。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他家有了杀人公事,不争放你去,却打没对头官司。”
明高攀龙《讲义·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节》:“讼者必有箇对头,若无对,不成讼。”

⒊ 指配偶。

《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哥哥,奴总有甚不好处,也该看爹娘份上访个好对头匹配才是,怎么胡乱骯脏送在这样人家,误我的终身。”
清李渔《慎鸾交·计竦》:“不瞒老年伯讲,这箇妇人的对头,就是小侄。”

⒋ 迎面;面对面。

《儿女英雄传》第五回:“我先上岗子去看,有对头来的牲口,好招呼他一声儿;不然,这等窄道儿,挤到一块子可就不好开咧。”
杨朔《三千里江山》第三段:“金桥迎出去,不想跟姚志兰撞个对头。”

⒌ 正常;正确。

陈登科《赤龙与丹凤》十八:“我一想,今年讨饭为啥这么早?又都是男的,没见到女的,有点不对头啊!”
石言《漆黑的羽毛》:“现在党的政策对头了,我们当领导的要赶快让农民吃饱穿暖住新房,别的,将来再说吧。”

⒍ 合适。

许春耘《瓜熟蒂落》:“老嫂子,急啥哩,瓜熟蒂落,迟不了,我一定给满天瞄个对头的!”

国语词典:

对象、配偶。

如:「这事只要方法对头,那就很快会做好。」

网络解释:

对头

  • 对头,常用口语。有三种解释方向。一指正确、正常等;二指敌对、对手之意。前者常在四川地区贵州地区方言中使用。三,一种现代人常用的反语。
  • 对头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小林解题的思路不对头,经老师提示才醒悟过来。
    • 2、我和他虽是对头,但如果把他这件事对老板说了,就等于暗箭伤人,这样的事我不愿做。
    • 3、张老汉是我爸的对头
    • 4、他们两家,有一个时期拔来报往,相当密切,现在却成了冤家对头
    • 5、如果学习目的不对头,你再刻苦用功,只能落个南辕北辙的结果。
    • 6、复习的时间绰绰有余,要考出成绩,主要看方法是否对头了。

    字义分解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Y
    • 五行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