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取
拼音:zì qǔ
注音:ㄗˋ ㄑㄨˇ

自取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自己招致。 2.谓自己取代之。 3.自娶。

引证解释:

⒈ 自己招致。

《孟子·离娄上》:“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
《庄子·齐物论》:“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宋梅尧臣《寄永兴招讨夏太尉》诗:“二师覆败乃自取,岂是廊庙谋不臧。”
明王守仁《瘗旅文》:“皆尔自取,谓之何哉。”

⒉ 谓自己取代之。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先主﹞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⒊ 自娶。

《史记·伍子胥列传》:“秦女絶美,王可自取,而更为太子取妇。”

国语词典:

自行收取、取用。

如:「菜肴自取」、「佐料自取」。

词语翻译

英语
to help oneself to (food)​, to invite (trouble)​, to court (disaster)​
法语
chercher les ennuis

网络解释:

自取

  • 自取,汉语词语,是指自己招致的意思,见《孟子·离娄上》。另也有自己取代之的意思。
    • 1、这不是我的拳造成的,而是你过去罪孽深重,自取灭亡。
    • 2、欺诈偶尔能得逞,然而终将自取灭亡。
    • 3、想当时因得罪于荆公,自取其咎。
    • 4、你作恶多端,这纯粹是自取灭亡。
    • 5、走是不可能了,此时走,无疑自取灭亡。
    • 6、若没有上帝的帮助,想攻击非利士人无异自取灭亡。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HD
    • 五行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
    • 注音ㄑㄩ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CY
    • 五行

    (动)选取:~道|录~|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