酹酒
拼音:lèi jiǔ
注音:ㄌㄟˋ ㄐ一ㄡˇ

酹酒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以酒浇地,表示祭奠。古代宴会往往行此仪式。

引证解释:

⒈ 以酒浇地,表示祭奠。古代宴会往往行此仪式。

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月孟春》:“元日至月晦为酺食,度水。士女悉湔裳,酹酒於水湄,以为度厄。”
宋周邦彦《夜飞鹊·别情》词:“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
清翟灏《通俗编·仪节》:“酹酒之制,应昉自古祼礼。 《周礼·大行人》:享上公再祼而酢,侯伯壹祼而酢,子男壹祼不酢。古凡享大宾,皆先摄瓚,酌鬱鬯之酒,灌地而后送爵,故今饮席效之。”

网络解释:

酹酒

  • 酹酒,汉语词汇。
  • 拼音:lèi jiǔ
  • 释义:指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 字义分解

    • 拼音lèi
    • 注音ㄌㄟ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SGEF
    • 五行

    (动)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

      • 拼音jiǔ
      • 注音ㄐㄧㄡ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SGG
      • 五行

      (1)(名)用粮食、水果等含淀粉或糖的物质经发酵制成的含乙醇的饮料;如葡萄酒、烧酒等。

      (2)(名)(Ji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