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辟
拼音: | hòu pì |
注音: | ㄏㄡˋ ㄆ一ˋ |
后辟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君主;帝王。
引证解释:
⒈ 君主;帝王。
引《文选·班固<东都赋>》:“岂特方轨并跡,纷纶后辟,治近古之所务,蹈一圣之险易云尔哉。”
刘良注:“后、辟,皆君也。”
晋束晳《补亡诗》:“明明后辟,仁以为政。”
宋曾巩《本朝政要策·水灾》:“若至於后辟狂妄以自率,权臣昧冒以下专,政不明,贤不章,则苦雨数至,潦水厚积。”
国语词典:
君主。
网络解释:
后辟
字义分解
- 拼音hòu
- 注音ㄏㄡˋ
- 笔划6
- 繁体後
- 五笔RGKD
- 五行水
1.方位词。在背面的(指空间,跟“前”相对):~门。村前村~。
2.方位词。未来的;较晚的(指时间,跟“前、先”相对):~天。日~。~辈。先来~到。
3.方位词。次序靠近末尾的(跟“前、先”相对):~排。~十五名。
4.后代的人,指子孙等:无~。
5.君主的妻子:皇~。~妃。
6.古代称君主:商之先~。
7.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