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素
拼音:chǐ sù
注音:ㄔˇ ㄙㄨˋ

尺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尺素chǐsù

(1) 书写用的一尺长左右的白色生绢,借指小的画幅,短的书信

函绵邈于尺素。——陆机《文赋》
note;letter

引证解释:

⒈ 小幅的绢帛。古人多用以写信或文章。

《文选·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吕向注:“尺素,绢也。古人为书,多书於绢。”
《文选·陆机<文赋>》:“函緜邈於尺素,吐滂沛乎寸心。”
刘良注:“素,帛也。古人用以书也。”

⒉ 泛指小幅纸张。

宋韩驹《题画太一真人》诗:“龙眠画手老入神,尺素幻出真天人。”
宋魏了翁《跋尤氏<遂初堂藏书目录>序后》:“晁文元累世所藏,自中原无事时已有火厄。至政和甲午之灾,尺素不存。”
刘师培《与友人论文书》:“龤钟律於朱絃,彰玄黄於尺素。”

⒊ 指书信。

《周书·王褒传》:“犹冀苍雁頳鲤,时传尺素;清风朗月,俱寄相思。”
唐张九龄《当涂界寄裴宣州》诗:“委曲风波事,难为尺素传。”
清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词:“残更目断传书雁,尺素还稀。一味相思,準拟相看似旧时。”

国语词典:

书信。

网络解释:

尺素 (书信别名)

  • 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 尺素的近反义词

    • 1、煎鸾胶而续断弦,重谐缱卷;托鱼腹而传尺素,谨致叮咛。
    • 2、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 3、欲寄采谍兼尺素,山长水阔之何处。
    • 4、陈圆圆已经开窍,可以接收尺素中的信息。
    • 5、清喜很美,是尺素心书上一卷纯净的光阴,洒向西窗趁晚晴,那样的素美而妖娆。白音格力。
    • 6、行走时有日光倾城,寂静处有僧敲月下门,随意间有莲风唱晚。我是乐于过这样的幽微生活,依一座山,能听禅音过耳,鱼雁尺素;浮于一片水,能见青盖亭亭,画船载酒。白音格力。

    字义分解

    • 拼音chǐ,chě
    • 注音ㄔˇ,ㄔㄜ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I
    • 五行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chě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

    • 拼音
    • 注音ㄙ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XIU
    • 五行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