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役
拼音: | dīng yì |
注音: | ㄉ一ㄥ 一ˋ |
丁役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服劳役的壮丁。 2.指成年男子的劳役。
引证解释:
⒈ 服劳役的壮丁。
引唐张籍《西州诗》:“郡县发丁役,丈夫各征行。”
⒉ 指成年男子的劳役。
引《唐律·名例三·徒应役无兼丁》“诸犯徒应,而家无兼丁者” 唐长孙无忌等疏议:“其残疾既免丁役,亦非兼丁之限。”
国语词典:
古代各户出壮丁以给役,称为「丁役」。唐.张籍〈西州〉诗:「郡县发丁役,丈夫各征行。」也作「丁傜」。
网络解释:
丁役
字义分解
- 拼音dīng,zhēng
- 注音ㄉㄧㄥ,ㄓㄥ
- 笔划2
- 繁体丁
- 五笔SGH
- 五行火
dīng
1. 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丁是丁,卯是卯。
2. 成年男子。
3. 人口。
4. 从事某种劳动的人:园丁。
zhēng1. 〔丁丁〕象声词,形容伐木、下棋、弹琴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