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骸
拼音:gǔ hái
注音:ㄍㄨˇ ㄏㄞˊ

骨骸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形体。

引证解释:

⒈ 指形体。

《文子·九守》:“精神本乎天,骨骸根于地,精神入其门,骨骸反其根,我尚何存。”
明唐顺之《瘗河壖枯骨志》:“古人之于骨骸严而别,亦不欲其混也。”
明徐霖《绣襦记·闻信增悲》:“枝柯碧翠多瀟洒,清高不染尘埃。散天香薰透骨骸,龙涎奚足称哉。”

网络解释:

骨骸

  • 骨骸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指形体。
    • 1、海绿石、碳酸盐骨骸碎屑、海相化石和胶磷矿普遍出现。
    • 2、李立明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来,灯光又扫向斜坡下面,随后又看向地上的几句骨骸,尤其是那几个支岔开的腿骨。
    • 3、义大利考古学家近日发现了一对距今五六千年的合葬恋人骨骸,这两尸骨至今仍保持著拥抱的姿势。
    • 4、骨骸在此这里不知沉淀了多少年,还散惮赫千里的威严,第一眼看去,洪夜竟心生膜拜。
    • 5、坛装骨骸是有讲究的,需从脚往头部装填,最后才将小七的头骨放于最上面,盖盖子,封死,又找来白纸竖贴于坛身,用判官笔以篆书整整的写着小七的名字。 
    • 6、九爷看了一下,并且停留,随后拿着一个喂猪的火铲伸进去往水缸的边缘轻轻一挤立刻掀起一堆骨骸来。

    字义分解

    • 拼音gǔ,gū
    • 注音ㄍㄨˇ,ㄍㄨ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MEF
    • 五行

    1.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骨头。骨骼(全身骨头的总称)。骨节。骨肉(a.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亦称“骨血”;b.喻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骨干(gàn)。

    2.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伞骨。扇骨。

    3.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骨力(a.雄健的笔力;b.刚强不屈的气概)。风骨(古典文艺理论术语,指文章的艺术风格,亦指作品的风神骨髓)。

    4. 指人的品质、气概:侠骨。骨气。

    1. 〔骨朵儿(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

    2. 〔骨碌〕滚动(“碌”读轻声)。

    • 拼音hái
    • 注音ㄏㄞˊ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MEYW
    • 五行

    (1)(名)骸骨。

    (2)(名)借指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