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敲
拼音:hú qiāo
注音:ㄏㄨˊ ㄑ一ㄠ

胡敲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一种玩具。形似扯铃。

引证解释:

⒈ 一种玩具。形似扯铃。 《水浒传》第九十回:“出的城来,只见街市上一个汉子,手里拿着一件东西,两条巧棒,中穿小索,以手牵动,那物便响。

宋江见了,却不识的……问道:‘此是何物?’那汉子答道:‘此是胡敲也。用手牵动,自然有声。’”

国语词典:

一种用竹子和木头制成,形似扯铃的玩具。

网络解释:

胡敲

  • 胡敲是汉语词语,拼音为hú qiāo,意思是抖空竹的古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ㄏㄨ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EG
    • 五行

    (1)(名)古代泛称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人。

    (2)(形)古代称来自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的(东西);也泛指来自国外的(东西):~琴|~桃|~椒。

    (3)姓。

    (4)(副)表示随意乱来:~闹|~说。

    (5)(代)〈书〉疑问词;为什么;何故:~不归?

    (6)(名)胡子:~须。

    • 拼音qiāo
    • 注音ㄑㄧㄠ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MKC
    • 五行

    (1)(动)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打|推~|零~碎打|旁~侧击。

    (2)(动)敲竹杠:~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