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箬
拼音: | jiàn ruò |
注音: | ㄐ一ㄢˋ ㄖㄨㄛˋ |
箭箬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箬竹。秆匀细而节长﹐中空极小﹐可以制筷。叶片宽大﹐可以裹粽和制船篷。
引证解释:
⒈ 即箬竹。秆匀细而节长,中空极小,可以制筷。叶片宽大,可以裹粽和制船篷。 《太平御览》卷七〇四引《郭文举别传》:“文举,河内人也。説者以荆南为荆州耳,然乌程县今在湖州,与荆州相去甚远,县南五十步有箬溪,夹溪悉生箭箬。’”参见“箬竹”。
引怀帝未济江。至餘杭市卖箭箬,易盐米。”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楚汉魏六朝上》:“《艺苑雌黄》云:‘ 张景阳《七命》云:“乃有荆南乌程,豫北竹叶。”
网络解释:
箭箬
字义分解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5
- 繁体箭
- 五笔TUEJ
- 五行木
(名)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