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kǒu ěr zhī xué |
注音: | ㄎㄡˇ ㄦˇ ㄓ ㄒㄩㄝˊ |
词性: | 成语 |
口耳之学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只是耳听口说的学习。后用以指道听途说的肤浅之学。
引语本《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宋陆游《跋柳书苏夫人墓志》:“盖欲注杜诗,须去少陵地位不大远乃可下语。不然,则勿注可也。今诸家徒欲以口耳之学揣摩得之,可乎?”
国语词典:
耳朵听进去后,只在嘴上说说,而无实学。语本《荀子.劝学篇》:「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后比喻从道听涂说中得来的片面知识。宋.陆游〈跋柳书苏夫人墓志〉:「今诸家徒欲以口耳之学揣摩得之,可乎?」亦可喻仅以口头传授而不见于文字的学识。《方志略例.卷二.永清县志舆地图序例》:「古人口耳之学,有非文字所能著者,贵其心领而神会也。」
网络解释:
口耳之学
口耳之学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kǒu
- 注音ㄎㄡˇ
- 笔划3
- 繁体口
- 五笔KKKK
- 五行木
(1)(名)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俗称嘴。
(2)(名)(~儿)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儿|碗~儿。
(3)(名)(~儿)出入通过的地方:出~|入~|门~儿|胡同~儿。
(4)(名)长城的关口;多用做地名;也泛指这些关口:~外|喜峰~|西~羊皮。
(5)(名)(~儿)破裂的地方;大的豁口:伤~|衣服撕了个~儿。
(6)(名)刀、剑、剪刀的刃:刀卷~了。
(7)(名)驴马等的年龄:六岁~|这匹马~还年轻。
(8)(量)表示人或动物的量:一家五~人|三~猪|一~钢刀。
- 拼音ěr
- 注音ㄦˇ
- 笔划6
- 繁体耳
- 五笔BGHG
- 五行火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口耳之学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