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素
拼音:xū sù
注音:ㄒㄨ ㄙㄨˋ

虚素的意思

词语解释:

虚静淡泊。

引证解释:

⒈ 虚静淡泊。

《管子·心术上》:“君子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
晋常璩《华阳国志·后贤志·汉嘉太守司马胜之兴先》:“清尚虚素,性澹不事荣利。”
南朝宋谢惠连《为学生祭周居士文》:“体无事於高尚,蹈虚素乎中庸,不臣天子,不事诸侯,公辟弗盼,王命匪酬。”

网络解释:

虚素

  • xū sù ㄒㄩ ㄙㄨˋ虚素
  • 虚静淡泊。《管子·心术上》:“君子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后贤志·汉嘉太守司马胜之兴先》:“清尚虚素,性澹不事荣利。” 南朝 宋 谢惠连 《为学生祭周居士文》:“体无事於高尚,蹈虚素乎中庸,不臣天子,不事诸侯,公辟弗盼,王命匪酬。”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AOG
    • 五行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

    • 拼音
    • 注音ㄙ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XIU
    • 五行

    (1)细柔的白色绢。

    (2)(名)本色;白色:~服|~菜。

    (3)(形)颜色单纯;不艳丽:~淡|~雅。

    (4)(名)蔬菜、瓜果等食物。

    (5)(形)本来的;原有的:~油|~材。

    (6)(名)带有根本性质的物质:核黄~|麻黄~。

    (7)(名)向来:~不相识。